院系专业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供稿单位:     发布日期:2023-06-15 11:45:40     点击数:2444

院长寄语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青春的赛道,是成长的烙印,是价值的塑造。亲爱的2023届高考学子们,欢迎你加入踔厉奋发、实干笃行的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这里是财政、税收、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新时代财经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与基地!我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校训精神,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院现有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5个本科专业。其中,财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税收学、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教授20人、副教授28人,博士6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级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8人,省级高水平导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学院还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和业务部门聘请兼职教授和实践导师50多人。


桂子月中落,菊秋云外飘,全院2000多名师生将携手淮河之滨、龙子湖畔,以热忱之心、温暖之手欢迎各位学子的到来!


图片

院长简介


储德银,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经济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水平导师、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高校应用经济学科拔尖人才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长期从事财税政策与体制改革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等5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18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等全文转载;获得安徽省社科成果奖和财政部全国优秀财政理论成果奖等科研奖励8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等教学奖励5项。


图片


图片

学院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5年2月,现有财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设有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财政学、劳动经济学、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6个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点,1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税务硕士,MT),1个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公共管理,MPA)。


图片


财税学科是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公共管理学科成功入选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全覆盖,财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2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税收学、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税收学》《税务代理实务》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

▲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税收学)


图片

 ▲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建设

成果展示


学院师资雄厚,教研能力突出。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0人、博士66人,高级职称占比60.76%,博士化率83.54%。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级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8人、省级高水平导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


图片

 ▲ 廖晓慧副教授荣获

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全国赛一等奖、全国教学设计创新奖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含2项重大和1项重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和《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等国内外重点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相关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30余篇。先后获得财政部、安徽省人民政府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学院师生完成的智库成果先后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2次,被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安徽省委省政府等部门采纳或批示50余次。


2022年,学院本科考研录取率22.65%,连续两年位居全校第2名。组建财政学拔尖实验班、税务师方向实验班,发挥实验班在人才分类培养上的优势,2022届财政学拔尖实验班和税务师方向实验班考研录取率分别为46.0%、50.8%。


 ▲ 优秀学生风采







图片

专业介绍


图片


财政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专业概况

图片

  • 专业特色

财政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博士17人,高级职称比例66.7%,博士比例94.4%。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级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2人。


  • 核心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会计学、金融学、政府预算、财政管理、税法(一)、税法(二)、公共经济学前沿、大数据技术与财税政策分析、公共支出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


  • 培养特色

财政学专业坚持分类培养模式,探索以财政学拔尖实验班为主导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以实践育人教育为基础的财政学平行班教学模式改革,构建科教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着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毕业去向

毕业生广泛就职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国有企业、银行、证券等机构。2022年,财政学专业考研录取率22.7%,财政学拔尖实验班升学率高达46%,部分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入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双一流”高校,获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知名高校升学深造资格。


图片
图片

 ▲ 财政学专业师生参加学术会议


图片

 ▲ 大学生西部支教计划




图片


税收学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专业概况

图片

  •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15人,高级职称比例63.2%,博士比例78.9%。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3人。中国税务学会理事1人、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1人、安徽省税务学会副会长1人、常务理事1人。


  • 核心课程

税收学、财政学、中级财务会计、税法(一)、税法(二)、税务管理、税务代理实务、国际税收、税收筹划、财务管理、税收综合实验实训、税收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


  • 培养特色

税收学专业以“教研互促”双轮驱动的教育教学体系为基础,组建税务师方向实验班,深入推进分类教育模式改革;依托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开展“专家进课堂”“顶岗实习”“税务志愿者”等多样化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创办税务精英挑战赛、安徽省大学生财税技能大赛等特色品牌项目,打造新时代税收人才培养新路径。


  • 毕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广泛分布于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证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2022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27.7%,税务师方向实验班升学率高达50.8%,考入院校包括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以及曼彻斯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


图片

图片

图片

 ▲ 学科竞赛与实习实践


图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专业概况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于2001年设立,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在安徽省普通本科管理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专业评估中获得A-等级(第一名)。“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位居全国28位(B+等级),位列安徽省高校第一。专业设有社会保障、劳动经济学两个学术学位硕士点。


  •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11人,高级职称比例75%,博士比例91.7%。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龙湖学者2人,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级高水平导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China Economic Review》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近五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高水平科研项目20余项


  • 核心课程

人口学、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双语)、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定量分析(双语实验课程)、劳动关系管理、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保险精算等专业核心课程。


  • 培养特色

本专业坚持“个人+社会协同发展、技能+素质综合培养、升学+深造一体推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设置劳动关系管理、“一老一小”服务管理、人口统计与保险精算三个专业方向,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社会实践平台、“模拟集体协商大赛”等学科竞赛平台、国内外社会合作办学平台,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 毕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领域包括人社、医保、民政等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在企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升学率28%,考取或推免至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


图片



行政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专业概况

行政管理专业始创于2000年,是安徽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第一个设立的本科专业,至今已有23年办学历史,专业美誉度享誉省内外。2019年被确定为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019年在安徽省普通本科管理类专业合作委员会的专业评估中获得B+等级(第二名),2020年入选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位居全国82位(B+等级),位列安徽省高校第一。本专业毕业生设立“安则达奖学金”和“启龙奖学金”。


  • 师资队伍

行政管理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14人、硕士生导师15人,博士比例73.7%,硕士生导师占比78.9%。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级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2人、市级重大决策咨询论证专家3人。


  • 核心课程

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心理学、逻辑学、社区管理、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电子政务等专业核心课程。


  • 培养特色

本专业始终秉承“三化”(精英化、国际化、实践化)人才培养理念,设有公共行政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两个培养方向,构建“数智+行政管理”的全新公共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输送能够胜任公共服务、组织管理、科研创新等工作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 毕业去向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升学深造率约20%,部分毕业生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另有部分学生通过交换培养项目,赴韩国忠南大学、韩瑞大学等攻读硕士学位。此外,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国内一流高校教学科研骨干、地市级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大中型国有企业行政人事部门负责人。


图片

 ▲ 图1 师生开展社会调研

▲ 图2 学生竞赛获奖证书

▲ 图3 赴韩学生获韩国博士学位


图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专业概况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立于2007年,是皖北地区高校中唯一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9年被确定为校级特色品牌专业,2021年入选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位居全国19位(B+等级),位列安徽省高校第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土地规划”乙级资质,拥有专业实验室,建有“安徽财经大学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安徽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两个研究机构,并与地方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以及多家国土空间规划、不动产估价行业精英企业联合成立“校企合作联盟”,走深化“产学研政”协同育人之路。


  • 师资队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9人,高级职称比例55%,博士比例81.8%。硕士生导师7人,龙湖学者2人,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1人。专任教师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广泛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影响力。有多位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国土地国情调查大赛、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 核心课程

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国土空间规划学、不动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土地信息系统、遥感原理与应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土地法学、管理定量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


  • 培养特色

本专业以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管理”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合作联盟和专业实践基地为基础,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平台,发挥“新经管”建设优势,实行“能力导向、校企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培养“国土空间规划师”“不动产评估师”等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 毕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分布于自然资源和规划为代表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国土空间规划、不动产评估、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等领域的企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就职率近40%,专业对口就业率高。部分学生考取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


图片

图片

 ▲图1 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 图2 土地资源管理系学生风采



上一篇:下一篇: